羅申駿:設計不是代工,是你想表達什麼給我看

發布:2016-12-31

撰文:Red Dot

許多創作者或許會好奇,在國際評審眼中,怎樣才叫做好的設計作品?如何評斷?標準在哪裡?自2015年開始,連續兩年擔任紅點設計獎評審的羅申駿強調:好的作品,重點還是在說故事技巧。

連續兩年擔任紅點傳達設計獎電影與動畫類評審委員,JL Design創辦人羅申駿本身便是國際設計獎項的常勝軍,過去他帶領的動態圖像設計暨頻道品牌設計團隊曾為HBO、半島電視台、Disney Junior做過頻道設計及品牌識別,而2015及2016年為金曲獎操刀的視覺統籌,更是顛覆了人們過往的頒獎典禮的想像,讓人看到設計的強大力量。

從創作者到轉變為評審的角色,羅申駿期待的是參賽者能夠從故事的原創性、動畫、平面設計技巧等多元面向上,展現宏觀的跨領域思考格局。這也是為何羅申駿一直很鼓勵學生參與國際競賽,因為參賽者可以直接面對國際評審所要求的世界高度,以紅點設計獎來為例,技術永遠不是評審的第一考量,唯有滿足完整度、原創性、特殊性及獨特性的作品,才能勝出。

從評審角度來看:把故事說好,遠比炫技重要

談起今年擔任紅點傳達設計獎擔任評審的經驗,羅申駿笑容滿面,因為他所推薦的兩部台灣學生的動畫作品「Meet, or Not」與「哪吒鬧東海」分別獲得年度唯一的紅點新銳設計獎(Red Dot: Junior Prize)與紅點最佳設計獎(Red Dot: Best of the Best)。

「哪吒鬧東海」這部結合台灣傳統戲曲即興唸歌,輔以縮時拼貼,傳遞出生猛卻又趣味十足的台灣味動畫,為什麼也能驚豔台灣以外的國際評審們?羅申駿是這麼看的,具有文化性風格的作品本來就是被鼓勵的,但是光有傳統的文化元素還不夠,還是得回歸到設計本身;如何精準操作每個環節,如何環環相扣這些細節,讓外國人也能跟上作品的內容節奏,才能感同身受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情緒。

而另一部學生作品「Meet, or Not」,雖然只是簡單運用兩個黑白球體,卻一氣呵成表達出生動劇情,「一開始背景音樂就挑得非常好,創作者選擇的也是他擅長的技巧,雖然圖片反轉很多人都操作過,卻能讓觀者立刻進入狀態,所有元素疊起來就是一個成熟的作品。」羅申駿表示。

過去幾年屢次獲得國際競賽大獎,也擔任國際重要競賽評審的羅申駿一直強調:好的作品,重點還是在說故事技巧。許多創作者容易被市場流行牽著鼻子走,但是從專業評審角度來看,如何把故事說好,遠比炫技重要;因為工具只是幫助創作者傳達想法而已,「如果你只擅長工具,卻不會說故事,那跟代工有什麼不同?」羅申駿說。

從產業角度來看:設計是帶著目的性解決問題

2015年,一場不遜於奧斯卡頒獎典禮視覺盛宴的第二十五屆金曲獎,驚豔全台,幕後操刀人正是當時擔任視覺統籌的羅申駿。羅申駿一再強調,設計不是藝術,藝術可以按照自己對社會的觀察與人生經驗產出作品,但是好的設計應該是目的很清楚,創作者在過程中想表達什麼給觀眾,想要解決什麼問題。

以金曲獎來看,羅申駿的設計目的很清楚,他想要讓大家了解,台灣在音樂及動態視覺上是有國際級水準的。就像2007年他回台創設台灣第一家視覺設計工作室JL Design時,他的目的很清楚,就是希望提升台灣在視覺傳達上的發展,活絡這個市場的專業人才;將近十年過去,從第一家視覺設計工作室誕生,到現在,台灣已經有不少專業人才投入這個領域並生根發芽;而繼第25屆金曲獎用「聲音的符號」帶給大家視覺的震撼後,羅申駿在設計上所創造的影響力,也影響了後來金馬獎與金鐘獎的設計風格,尤其是當初金曲獎,羅申駿透過串聯方式,邀集許多年輕設計師與設計公司跨界操刀,開啟了更多傳達設計的可能性。

JL Design擔任2015年金曲獎視覺統籌設計,串聯台灣設計原創力。

對羅申駿而言,所謂的傳達設計,並不只是做出美麗的視覺設計即可,最重要的是如何透過設計「傳達」與「溝通」。回顧過去羅申駿執行過的案子,運用過的設計手法非常多元,從平面、數位、動畫、網站到互動投影,「最重要的不是你用什麼平台或是設計方法,而是你想幫客戶解決什麼問題。」

羅申駿說,台灣過去一直是偏食的孩子,在過去以代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中,社會長期忽略了設計與美感的重要性,隨著台灣各個產業都開始意識到設計的重要性,企業或品牌對於設計的需求也愈發急迫,產業看似前景一片看好,但是企業主與設計師之間的溝通落差卻日益加深,設計師常覺得客戶的思維守舊,而企業端則難以適應設計師的天馬行空,看似平行的兩條線是否能找到交集?

「全世界的客戶說的話其實都差不多,很多客戶會希望看起來大器、時尚的形象,但是客戶究竟需要、適合什麼樣的設計?這就需要大量的研究與溝通。」在這個過程中,設計師可能必須調整,儘可能使用貼近客戶的語言來溝通彼此的想法,而非一味將自己的設計理念硬塞給對方。

關於設計,羅申駿自己是這樣思考的:客戶上門求設計,他的第一層思考就是先從客觀方面著手:這個客戶有什麼設計問題需要被解決?客戶的期待與希望創造的價值是什麼?因為設計的出發點就是去解決問題。找出客觀條件後,接下來,才開始用不同的設計概念,透過討論過程去試著符合這些條件,達到解決的目的。在解決第一層思考後,第二層思考才是自己主觀的想法。

你希望透過這個設計造成怎樣的影響力?如何賦予設計更多的可能性?如何讓觀者在看了你的設計之後不僅覺得是好的作品,還想幫你傳播出去?再進一步來說,你想在這產業裡發揮的影響力是什麼?這些都是羅申駿在面對設計時的思考過程。

因此,回過頭來從評審的角度來看參賽者的設計作品,兩次擔任紅點設計獎評審的羅申駿他發現兩件事,一是台灣學生的設計能量非常豐沛,二是學生設計能量雖豐沛,參賽的作品水準卻參差不齊。

羅申駿嚴肅地說,雖然學校老師鼓勵學生參賽的用意值得肯定,但是身為指導者,老師更有責任幫學生篩選出最好的作品,告訴學生好的設計作品,標準在哪裡,否則,參與國際競賽是需要花錢的,加上作品不好的話,送到國際評審手中時,大家會怎麼看來自台灣的創作。

他進一步解釋,雖然設計沒有標準答案,告訴學生如何思考的過程卻很重要,因為他看參賽者的設計作品,最終還是用作品的完整度、原創性與獨特性來看,這些都有賴於完整的思考訓練。

關於這一點,他卻無奈地說,受到台灣過去代工思維與教育太習慣給標準答案的影響,現在他在各大專院校教學生設計時,反而是要幫助學生排毒,不斷地反問他們在創作過程中究竟看到了什麼?為什麼覺得這樣的設計方向是合適的?不斷的回到原點要學生詢問設計的動機是什麼?絕對不是好看而已,因為是設計不是藝術。

從台灣角度來看:當設計是你的未來時,你想解決什麼問題

就像他在事業上盡量鼓勵更多年輕優秀的創作人才跨界合作,激盪出更多的火花,羅申駿也非常鼓勵學生參與國際競賽。

「學生設計的作品跟業界不同的地方,就在於他沒有明顯的目的要解決,反而可以更大膽去表現自己的創作,因為到了業界之後就會變得綁手綁腳,所以盡量去嘗試一些新的東西,老師也有義務幫學生評估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與能力去完成。」這是羅申駿對學生參賽的期待。

2016紅點傳達設計獎「紅點最佳設計獎」:The Taiwanese Cobby by Shu-Te University

他說:「台灣永遠無法拍出好萊塢電影《變形金剛》,但是不代表不能作出摩登的中華文化,要善用我們文化的特點。」至於台灣的文化特點在哪裡?或許有人認為台灣的缺點就是門戶大開,讓任何外來文化都進來殖民;但是換個角度想,其實正是這樣多元豐沛的文化土壤,從日本文化、歐美文化以及傳統中華文化,孕育出創作者更多的可能性。

對羅申駿來講,透過設計,他希望解決的是台灣的產業停滯問題與流程問題;那麼,對年輕創作者來說,不妨捫心自問,當設計是你的未來時,你想解決的是什麼問題?

媒體報導

【最好的十張單椅】羅申駿╳Maruni Hiroshima Chair:椅子是滋養品牌價值的容器

2023-12-26

媒體報導

好好問問題――TOPYS專訪JL Design創始人羅申駿

2015-01-09